江聪 教授
电子邮件:cjiang@nwafu.edu.cn
办公地址:科研主楼1308室
研究领域:作物重大真菌病害
基本情况
江聪,男,1985年10月生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-“万人计划”青年拔尖人才、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、陕西省杰青等。担任多个国际国内期刊编委/青年编委,陕西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等。以小麦赤霉病致病菌禾谷镰孢为切入点,致力于解析禾谷镰孢产毒和致病机制,努力为破解赤霉病防控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。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4项)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(2项)、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(1项)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(2项)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。相关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《Nature Microbiology》、《PNAS》、《Nature Communications》、《Molecular Plant》、《New Phytologist》、《PLoS Pathogens》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。
教育背景
2006.09-2012.09,南京林业大学遗传学专业,获理学博士学位
2002.09-2006.06,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,获理学学士学位
工作履历
2024.02-至今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,教授(三级)
2020.01-2024.01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,教授(四级)
2016.06-2019.12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,副教授
2015.09-2016.06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,助理研究员
2013.08-2015.09,美国Purdue大学植物与植物病理系,访问学者2012.09-2015.07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,博士后
学术兼职
2024-至今《植物病理学报》青年编委
2024-至今《植物保护学报》青年编委
2023-至今 陕西省植物保护学会,理事
所获荣誉
中组部“万人计划”青年拔尖人才
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
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
仲英青年学者
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
教学工作
承担《真菌与人》、《高级植物病理学》、《分子植物病理学》以及《病原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。
科研项目
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-青年拔尖人才项目:病原真菌分子识别与信号传导,2021.01-2023.12,160万元。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:禾谷镰刀菌G蛋白偶联受体协同有序表达的分子基础,2024.02-2027.12,50万元。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:禾谷镰刀菌G蛋白偶联受体Crl1和Crl2介导的有性识别及信号传导,2021.01-2024.12,58万元。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:禾谷镰刀菌DON毒素合成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的作用机理,2018.01-2021.12,55万元。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:赤霉菌适应和操纵寄主免疫的分子机制,2022.02-2026.12,80万元。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:小麦-病原真菌-微生物组互作中重要代谢化合物的鉴定及作用机制,2022.02-2026.12,80万元。
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:病原真菌膜受体介导的分子识别和信号传导,2021.01-2024.12,50万元。
学术成果
1.代表性论文(5篇代表作)
Huang P, Yu X, Liu H, Ding M, Wang Z, Xu JR*, Jiang C*. (2023)Regulation of TRI5 expression and deoxynivalenol biosynthesis by a long non-coding RNA in Fusarium graminearum. Nature Communications, 15(1):1216. doi: 10.1038/s41467-024-45502-w.
Ding M#, Cao S#, Xu D, Xia A, Wang Z, Wang W, Duan K, Wu C, Wang Q, Liang J, Wang D, Liu H, Xu JR*, Jiang C*. (2023) A non-pheromone GPCR is essential for meiosis and ascosporogenesis in the wheat scab fungus, PNAS, 120(42):e2313034120. doi: 10.1073/pnas.2313034120.
Xu H#, Ye M#, Xia A#, Jiang H, Huang P, Liu H, Hou R, Wang Q, Li D, Xu JR, Jiang C*. (2022). The Fng3 ING protein regulates H3 acetylation and H4 deacetylation by interacting with two distinct histone-modifying complexes. New Phytologist, 235(6):2350-2364. doi: 10.1111/nph.18294.
Jiang C, Hei R, Yang Y, Zhang S, Wang Q, Wang W, Zhang Q, Yan M, Zhu G, Huang P, Liu H*, Xu JR*. (2020) An orphan protein of Fusarium graminearum modulates host immunity by mediating proteasomal degradation of TaSnRK1α, Nature Communications, 11(1):4382. doi: 10.1038/s41467-020-18240-y.
Jiang C, Cao S, Wang Z, Xu H, Liang J, Liu H, Wang G, Ding M, Wang Q, Gong C, Feng C, Hao C, Xu JR*. (2019) An expanded subfamily of G-protein-coupled receptor genes in Fusarium graminearum required for wheat infection. Nature Microbiology, 4(9):1582-1591. doi: 10.1038/s41564-019-0468-8.
2. 授权发明专利
禾谷镰孢的致病因子在赤霉病防治中的应用,2024
一种高产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敲除突变体菌株的构建方法,2019
3. 成果奖励
陕西省第十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(第一完成人),2022
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(第二完成人),2023